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站,宁波与植物的缘分自蚕桑至茶叶,已绵延千年。近日,易科泰植物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正式落户宁波大学,同时还对部分老客户开展了回访以及试验指导服务,助力其在从食用作物到深海藻类的基础研究领域展开探索,以“叶绿素荧光”为笔触,续写全新的绿色篇章。

易科泰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安装&培训现场
本系列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集成了PAM叶绿素荧光技术与高分辨率CCD成像,为光合作用研究赋予了二维动态观测能力。它支持光化学淬灭、非光化学淬灭等50余项荧光参数成像,适用于整株植物,包括植物叶片、果实等具备光合能力的植物组织,以及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和藻类样品。广泛应用于植物光学机理研究、现代化分子育种、作物胁迫与抗性检测、植物病害与病例检测、植物环境响应等科研领域。
研究应用案例:

图1: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追踪本氏烟草叶片中病毒的侵染路径(Pineda M, etc. 2011)
辣椒轻斑驳病毒(PMMoV)感染本氏烟草后,会导致其光合作用变化,如光系统 II(PSII)受抑制、光合电子传递链和卡尔文循环相关叶绿体蛋白下调、ATP/NADPH 同化潜力失衡等。本研究利用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仪分析生物胁迫下的光合作用和次生代谢激活,实现了症状出现前的胁迫检测 (ΦPSII值下降),同时提供了病原体在寄主植物中迁移的关键信息。

图2:不同处理(干燥、高盐度、高甘露醇浓度)条件下条斑紫菜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(Du G, etc. 2022)
条斑紫菜在低潮期间暴露于空气中的脱水压力下,其光合作用活性迅速下降,且低于高盐度和高甘露醇浓度处理的水平。本研究发现高盐度仅在最大水分流失(40% WL)时显著降低光合作用,但保持了相对稳定的 PSII最大量子产量(Fv/Fm)。高甘露醇浓度处理导致20% WL持续60分钟,除非光化学淬灭(NPQ)在20% WL显著下降外,其他参数未受影响。干燥处理引发明显的空间异质性,藻体上部的光合作用值低于中部或基部,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得以清晰展示。NPQ 和 rETRmax 对光合作用响应的评估表现出高度敏感性和适用性,表明自然脱水的影响强于高盐度或高甘露醇处理。
北京易科泰是国内技术领先的植物表型分析技术企业,致力于生态-农业-健康研究监测技术的推广、研发与服务,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植物表型分析技术方案:
